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当男人遇见女性主义:男性性别意识形成之研究
作者:
毕恒达
出版日期:
2005年8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93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8.629-637
刘伯红
谭琳
姜秀花
宓瑞新
摘要:
性别意识就是对自己和政治世界的关系受到生理性别形塑的认识。正如阶级与种族意识,性别意识也可能认知到此群体在社会政治上的弱势处境。当女人认为由于性别歧视使她们无法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并且坚信她们应该获得公平的待遇时,她们就有了性别意识。在一个性别歧视的社会中,为什么有人会逃脱社会的惯性思考,认为男女性的角色不是“本然如此”,而是有其社会文化的成因?本研究就是企图透过对于关心性别议题的男性的深入访谈,去探求男性性别意识形成的背景以及接触并持续参与性别论述的原因与动力。
关键词:
成因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男性
作者简介:
毕恒达:
相关报告
如何在研究中纳入女性经验
两性平权在家庭:婚姻与家庭涉入的省思
在押女性犯罪成因及人权保障初探——以福州市第一看守所在押女性为例
试析大众传播中性别歧视的成因
中国在业人口职业、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成因
浅谈对当前妇女工作的看法
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现途径
大陆高校性别意识教育的演进
女性时尚杂志的受众分析——以《时尚·cosmo》为例
关于高校开展先进性别意识教育的思考
文章目录
·
知识上的兴趣或是对于社会的关怀
切身的经验
1.不愿扮演传统男性角色的男人
2.娘娘腔的男人
3.男同性恋者
4.身边的重要女性(significant other)是性别体制的受害者或者是具有性别意识的人
5.对身边男性同行生活品质的同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