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减缓中国贫困问题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2900万人。然而,对于这一成就的衡量主要采用的是以贫困人口基本温饱为主要指标的贫困线,即收入贫困(income poverty)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收入贫困仅仅强调了贫困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的一种表象,而贫困的实质性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映,包括贫困人口最基本的受教育状况、基本的健康状况、基本的社会保障以及获得各种社会服务的状态。在21世纪的扶贫工作中,中国政府已开始接受并采用国际社会提出的人口贫困(human poverty)概念,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减缓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的教育贫困和健康贫困状况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边缘化问题。消除人口贫困意味着要为那些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提供最基本的教育、初级健康服务以及将其有效地整合到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