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与农村妇代会组织的异化——基于河南宇县的调查分析
作者:
杨翠萍
YANGCui-ping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729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423-434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农村妇代会承担过多的行政事务,其组织目标与现实工作呈明显反差,一直是妇联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学界对此的研究主要沿循两个路径进行:一是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从妇代会所处的政治结构中寻求原因;二是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研究农村双委对妇代会的资源控制导致后者行为出现偏差。应该说,这些对理解妇代会的异化都颇有启发,但仅囿于此,又不足以全面解释这一现象。事实上,不少调查表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对妇代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正是在其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妇代会异化的过程才显著加剧并最终成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工具。鉴于此,本文以河南宇县为例,在借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尝试从计划生育政策切入,探讨该政策是如何侵蚀妇代会属性及其给妇女整合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计划生育
异化
妇女委员会
作者简介:
杨翠萍:
YANGCui-ping:
相关报告
语言实施的性别围困——权力话语下的“第三性”
社会发展评价
日常生活批判的筹划与新生活方式的奠基
日常生活与国家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研究
科拉科夫斯基的日常生活理论
赫勒论日常生活
八亿人口——控制人口增长政策逐渐升温
战略抉择——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瞻前顾后——2000年人口控制目标的提出与调整
文章目录
农村妇代会的异化 背景、过程与特点
1.结构异化,基层妇代会呈现纵向双重隶属关系
2.功能异化,计划生育成为妇代会的主业
3.认同危机,妇代会成员的自我身份识别
国家、村庄与个体 农村妇代会异化的机理分析
1.重计划生育、轻妇女发展——非均衡的国家治理取向
2.偏好动员与压力政治——村级党支部的自由裁量取向
3.高收益、低酬劳——差别化的利益取向
妇代会异化之于妇女整合的影响
1.整合对象范围缩小,整合事务内容单一
2.群众对妇代会的政治认同弱化
3.妇代会的精英流失问题
县管、乡聘、村用 新的困境与出路
1.从短期来看,妇代会主任一肩挑的现象有所改善
2.从长远来看,妇代会异化的趋势在所难免,并将逐渐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