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赫勒论日常生活

作者:
关巍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778字
所属图书: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阿格妮丝·赫勒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学术界。最初,赫勒的思想是作为卢卡奇研究的伴生物而传入的,之后随着学术界研究的日益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其思想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更从研究价值上指认了赫勒思想的借鉴及启发性意义。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内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作的译介日益规模化,对赫勒思想的研究再次出现了群聚效应。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杰出的代表人物和重要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其《日常生活》是20世纪以来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代表性著作。该书是赫勒以微观视角系统研究日常生活的理论著作。赫勒认为,社会变迁的微观尺度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变迁无法仅在宏观尺度上实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思想、意识与态度的转变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解放异化赫勒

作者简介:

关巍:关巍 1982年生,辽宁锦州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多年来致力于列斐伏尔思想的整体性研究,助推以其为核心线索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再研究;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星丛”研究,以此为基础介入以日常生活批判为基底的人的数字化生存与日常生活变迁前沿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其他省级课题11项、市级重点课题4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科学家》《理论月刊》《现代外国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文章目录
·系统化日常生活研究的尝试
·对异化的反抗与对应然世界的追求
·日常生活的审美解放
·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