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治理视角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作者:
樊雅丽 马丽
出版日期:
2020年5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6818字
所属图书:
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所系,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乡风文明建设要渗透到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现代化转型严重冲击乡村社会治理,导致乡风文明中的淳朴民风逐渐凋敝、攀比之风盛行、农民文化生活单调低级等问题大量存在。改善农村不良社会风气必须从培育和加强农村内在文化基础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前沿阵地作用,统筹农村社会力量,衔接村民自治,激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将国家治理的取向由“政权治理”“物质治理”转向“社会治理”,为乡村社会注入新资源、新要素、新活力,通过社会治理培育良好的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让文明积极的风气内化于每个农民心中。

关键词:

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城乡文化服务

作者简介:

樊雅丽:河北肃宁人,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硕士研究生,美国杜克大学政治学院访问学者。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发展研究、社会治理等。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生态文明的社会学研究”,出版《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著)、《河北青年发展报告(2020)》(副主编)发表《走向治理: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的问题与策略》(论文)等。

马丽:河北省群众艺术馆馆员。

文章目录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乡风文明
  • (一)乡风文明的理论分析
  • (二)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乡风文明
河北省乡风文明的现实问题及其分析
  • (一)淳朴的民风凋敝
  • (二)攀比之风盛行
  • (三)农民文化生活单调低级
乡风文明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二)政府机构主导地位缺失
  • (三)农民素质偏低,社会价值体系不健全
从农村社会治理的研究视角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一)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前沿阵地功能
  • (二)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 (三)统筹安排农村的社会力量,传承并弘扬乡风文明
  • (四)激发农村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 (五)推进城乡文化服务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