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作者:
冯淑华
沙润
FENGShu-hua
SHARun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7197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737-744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 围绕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 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 分析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并以江西婺源为案例, 进行实地抽样调查, 对农村妇女就业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妇女就业
农村妇女的发展
作者简介:
冯淑华:
沙润:
FENGShu-hua:
SHARun:
相关报告
乡村旅游从带动脱贫转为助推振兴的制约因素、关键与要素:一个内生的视角
数字乡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
“乡村旅游+”模式的探索过程分析——以中国扶贫基金会百美村宿项目为例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遗产保护语境下的乡村发展——以大理萂村为例
茶店街道脱贫攻坚调查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江苏省宜兴市西村为例
屯堡乡村旅游回波效应的社会学分析——以平坝县天龙村为例
周礼村落向何处去?
非遗后时代手艺新村建设的田野考察报告——以潍坊杨家埠村为个案
桐滩村产业扶贫政策实践
文章目录
·
引言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1.乡村旅游的乡村性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土资源的关系
2.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从而使劳动分工结构发生了变化
3.乡村旅游凸显农村妇女的独立价值
婺源县乡村旅游和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实证分析
1.婺源县概况及抽样调查
2.乡村旅游中的农村妇女就业状况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