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破宗族”,“立集体”:农村革命与建设的实践逻辑

作者:
出版日期:
2013年6月
报告页数:
57页
报告字数:
45496字
所属图书:
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论述了从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到1962年公社制度确立之间长达13年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不断调适的逻辑,剖析了农民“反行为”与形塑“革命小农”的深层逻辑,分析了人民公社制度时期新旧制度的博弈逻辑,初步厘清了公社体制末期的离心力,展示了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迁的村社逻辑。本文还讨论了生产队里的秩序生成机制,进而尝试从公私观念的角度对集体化时期的基层社会发展逻辑进行重新理解。
关键词:

基层治理土地改革公社制度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土改的实践逻辑
  • (一)工作队进湾
  • (二)划分阶级成分
  • (三)土改实践中的策略与技术
  • (四)土改的余波
  • (五)土改中的国家与农民关系调整逻辑
社队模式的确立
  • (一)一夜迈进高级社
  • (二)大公社里的喧嚣与冷清
  • (三)脱“缰”之“马”的疯狂
  • (四)社队模式的确立
  • (五)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再调整
农民的群体性自治行为
  • (一)生产队里的那些猫腻
  • (二)住不下来的“湾里的湾外人”
  • (三)公社时期农民猫腻行为的社会性质分析
  • (四)农民群体性自治行为的提出
塑造革命小农:新旧制度的博弈
  • (一)外来力量主导下的村庄社会变迁
  • (二)塑造革命小农的不懈努力
  • (三)革命小农的性质与特征
  • (四)塑造“革命小农”的实践价值
·公社体制末期的离心力
·集体化时期农民公私观念的调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