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专题研究报告之四】 中国中间阶层研究报告

作者:
陆学艺
出版日期:
2002年1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6357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新中间层”,约占社会职业/就业人口的4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社会结构的主体力量。在日本,到1975年,“新中间层”已占到劳动人口的34%。在美国,城市中间阶层占全国自立人口的比重,在1950年占16.9%,到1970年占18.2%。英国中间阶层1951年占15.3%,到1971年占19.1%。联邦德国1950年占16%,到1970年占16.1%。法国1954年占18%,到1972年占18.7%(倪力亚,1989:161)。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陆学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文章目录
一、现阶段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含义及社会功能
  • (一)目前中国社会人们经验中的“中间阶层”
  • (二)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界定
  • (三)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
二、谁是中间阶层——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及构成
  • (一)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构成来源
  • (二)职业、职务成分
  • (三)内部分层
三、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和问题
  • 1.受现阶段社会结构转型的多元性、过渡性所规定,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构成呈现出多元分割的特征
  • 2.现阶段中间阶层中,中下层比例最大(44.5%),其次为中中层(36.97%),最后为中上层(18.49%),内部分层呈金字塔结构
  • 3.中间阶层内部各层中均含有两种社会结构性质截然不同的职业群体
  • 4.受社会结构多元分割的影响,现阶段中间阶层在价值观及社会行为规范方面呈现出三种类型,并存在一个多元且层化排序的结构
  • 5.私营企业主与理想型中间阶层的社会品性尚有一定的距离
  • 6.中间阶层中的三个层级群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向下流动的苗头
  • 7.新中间阶层的崛起与代际更替的交错,致使新中间阶层的构成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