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藏传佛教文化圈内关帝信仰的传播方式与路径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27641字
所属图书: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汉民族的关帝信仰文化在其他民族间的流传,以兴建关帝庙,塑造关帝、周仓、关平等主神与眷属塑像为载体与标志。其历史悠久的传播过程,既是汉、满、蒙、藏等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的过程,又是象征中华民族多元和谐文化的典型个案。关帝信仰在中国不同民族中的流传,一方面以其汉地文化为核心传播到不同民族地区为主线,以汉地信仰模式为基础形成了各自民族的信仰方式;关帝信仰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以各个民族间相互交流为连接线路,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以本土化为文化传播的动力,新生出了形式多样的关帝信仰模式。而关帝信仰在藏传佛教文化圈内广泛传播、逐渐演化、不断创新的基本路线是从以北京古城为核心的地区,流传到蒙古族地区、满族地区、甘青藏区,四川藏区,进而传入西藏各地,跨越元明清三代王朝;关帝融入藏传佛教护法神灵体系之后,关帝信仰演化成格萨尔崇拜模式,这种新型的关帝信仰方式以藏传佛教文化的核心地带拉萨古城为源头,逐步辐射到西藏各地、甘青藏区、蒙古族地区等藏传佛教文化圈,从而在汉、满、蒙、藏等民族间形成了一种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的文化汇流现象,其历史自清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北京地区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护法神关帝
第二节 关帝信仰以格萨尔崇拜的形式在西藏的流传
  • 扎基拉康内格萨尔化的关帝塑像
  • 帕玛日格萨尔拉康即拉萨关帝庙
  • 定日格萨尔拉康即海拔最高的关帝庙
  • 西藏各地格萨尔化的藏式关帝形象
·第三节 甘青藏区格萨尔化的关帝信仰形式
·第四节 蒙古族地区以格斯尔称谓流传的关帝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