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村民委员会“组合竞选制”试点及深层含义:兼与台湾村里长选举比较

作者:
辛秋水 程惕洁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292字
所属图书:
两岸乡村治理比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乡村基层村委会所实行的“组合竞选制”,是由村民自由推选村委会主任候选人和与他搭档的委员候选人。本文将讨论大陆农村选举的几种模式及其利弊,介绍组合竞选制的法律依据和操作程序、相对优势和成功案例,以及组合竞选制的前景。最后,本文将结合对比台湾村(里)长选举经验,探讨其深层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关键词:

地方选举村委会组合竞选制

作者简介:

辛秋水:辛秋水:江淮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

程惕洁:美籍华人,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宾汉顿大学助理教授和研究员;2000年至今,历任澳门大学课程主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兼任江淮乡村建设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学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常务理事;研究范围包括乡村社会学、户口与流动人口、民族关系、博彩社会学、人力资源等;专著有《中国户口制度》、《澳门青年指标体系研究》、《新来澳定居之内地移民论析》、《内蒙文革风雷》、《博彩社会学概论》、《澳门人力资源调查》等,另有上百篇论文,散见于海内外中英文报刊。

文章目录
目前大陆农村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选举模式及其利弊
  • 1.平行选举(包括“海选”)
  • 2.职次选举
  • 3.叠加选举
  • 4.累计选举(倒叠加式)
“组合竞选制”的法律依据和操作程序
  • 1.“组合竞选”的法律依据
  • 2.组合竞选村民委员会的基本程序
“组合竞选”的相对优势和成功案例
  • (一)“组合竞选”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优越性、民本性
  • (二)成功试验与若干案例
·组合竞选制的前景
乡村选举文化的深层分析 与台湾村(里)长选举对比
  • 1.两点说明
  • 2.台湾村里长选举与内地村委会选举的异同
  • 3.地方派系在台湾村里长选举中的重要性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