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作者:
李强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30519字
所属图书:
社会分层十讲(第二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功能主义的思想由来已久,一般认为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以及马林诺斯基是功能主义的主要奠基人。其实,在不甚严格的意义上,比他们更早的孔德和斯宾塞就已经有这种思想了。当然,这一理论的较大发展和具有广泛影响,还是得益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默顿等人的努力。从时间和地域上看,本文主要谈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功能主义分层理论,而涂尔干分层理论则是传统的欧洲的理论。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政策价值体系社会分层理论功能主义

作者简介:

李强:(1950—2023)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后调入清华大学主持社会学系复系重建工作,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在社会分层与流动、城镇化与城市研究、社会治理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十讲》《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新清河实验》等,共计30余部。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曾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政部政策咨询专家组顾问等职务。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美国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来源
  • 美国分层研究的起源
  • 沃纳学派的功能主义分层研究
  • 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第二节 功能主义分层原则及其批判与修正
  • 戴维斯-莫尔的功能主义分层原则
  • 图闵对戴维斯-莫尔理论的批判
  • 辛普森对戴维斯-莫尔理论的修正
第三节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与中国改革以后的收入分配政策
  • 怎样看待“允许社会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