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如何看待人口承载力

作者:
贡森 苏杨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8564字
所属图书:
民生为向:推进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地区人口承载力测评指标可分为人口指标、资源容量指标、生态指标、综合性可持续指标等四类。尽管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巨大,但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于其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而言都较高。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基于此,可以认为我国发达地区的人口承载力的富余空间较大。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可持续人口密度资源容量

作者简介:

贡森:

苏杨:

文章目录
国际上有关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理论
  • 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极限是相对的、有弹性的
  • 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测量有四类指标,较为全面的是综合性可持续指标
  • 综合性可持续指标既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要素,还反映利益相关者的主观意愿
我国的区域人口承载力
  • 我国分地区的人口密度与自然条件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同时近二十年来人口分布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 尽管我国的水资源尚未超载,但是耕地资源和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超载状态,并且分省份来看多数全面超载,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 虽然我国综合性可持续指标的研究局限于物质条件,但清楚表明发达地区的综合资源承载力有较大富余
综合资源承载力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及其人口管理政策
  •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基于综合性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 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的不协调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集聚没有带来相应规模的人口集聚
  • 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的不协调是当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