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媒介热点性别新词分析——以“直男癌”和“小鲜肉”为例
作者:
赵津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898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3~201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9.146-154
陈志娟
刘利群
摘要:
任何一个新词的产生都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社会在发展,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语言也在相应发生变化。本文选取了几个2013~2014年度通过新媒体流行的性别新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近些年社会两性价值观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发现,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在为女性创造更大话语空间的同时,由于商业利益和传统文化的驱使,也在加固着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两性价值观。因此若要通过传播媒介使男女平等价值观得到普及,不但需要女性自身的观念进步,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文在最后提出男女平等价值观和女性主义最终倡导的是男女两性的平等共存而不是二元对立,这也体现了一个文明社会应该具备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和尊重个体差异的价值观导向。
关键词:
女性
媒体
性别
男性
作者简介:
赵津: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传播。
相关报告
如何在研究中纳入女性经验
媒介、性别与传播行动主义
男性居家托育照顾者:联合托育中的认同与性别分工
迈向拥有现代和成功家庭的社会
关于“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问题”的讨论
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
关注中国高龄老人中的性别问题——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简介
俄罗斯的男性和女性如何看待社会公正
有关传播法规与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性别与难民融入:有关融入与社会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
文章目录
·
引言
·
传统两性关系的反转
“直男癌”“小鲜肉”背后的社会文化分析
(一)女性对男性评判价值观的多元化改变
(二)传统性别观念发生了改变
新媒体环境下的两性价值观解读
(一)新媒体为女性创造了更多的话语权
(二)由于传统两性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商业利益的驱使,新媒体为加固传统男权文化的传播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和渠道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