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有关传播法规与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作者:
卜卫
宋小卫
BUWei
SONGXiao-wei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878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341-346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根据北京《行动纲领》第239条“审查现行媒体政策,以期纳入性别观点”的要求,本文试对中国大陆现行的传播法规与政策作一个初步的社会性别分析。首先需要界定和说明的是,文本使用的“传播法规”概念,应予以最广义的理解。在中国,按照效力等级从高到低的排列,法律规范文件的称谓依次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本文“传播法规”中的“法规”一词,并非仅指“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是包括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内的所有法律规范形式。考虑到国务院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如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总局等)制定的行政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大众传播的行政管理中具有十分具体、明确和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将其纳入“法规”的范围一并讨论。中国至今没有制定以“新闻法、大众传媒法、广播电视法、报刊法”等命名的专门性法律,本讨论所称的“传播法规”,是指以上所界定的法规文件中所有适用于规范、调整大众传播活动的条款和规定。本文所称的“传播政策”,主要指中国政府部门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部门在一定时期所确定的有关大众传播的报道方针和宣传纪律。
关键词:
政策
女性
性别
关于通信的规定
作者简介:
卜卫:
宋小卫:
BUWei:
SONGXiao-wei:
相关报告
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的主流
性别与传播:政策和现状
媒介热点性别新词分析——以“直男癌”和“小鲜肉”为例
性别与难民融入:有关融入与社会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
网络媒体:是否存在数字性别鸿沟?——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分析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多样性与包容性
如何用性别视角分析日常生活
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
关于高校女性文学课程建设的理论思考
文章目录
北京世妇会以来的进展
1.《宪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传播法规中涉及社会性别的规定
3.不同层次的行业自律
存在的问题
1.尽管《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传媒政策主流,但真正全面、系统地落实这一目标,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有关传播的涉及禁止内容的法规中,有的不包括禁止“性别歧视”
3.妇女享有大众传播资源的权益保护
·
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