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世纪法国大革命创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模式,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数百年间席卷了全球,人类社会的国家格局随着古代传统帝国和近代殖民帝国的相继解体,进入到了民族国家时代。所谓民族国家,就是现代意义的国家形态,具有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特点,国民从效忠皇帝的历史“臣民”转变为忠于国家的现代公民。传统的民族主义理念,强调了国民成分的单一性,追求语言与地域统一的原则,即所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one nation,one state)。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原则几乎无法实现,因为绝大多数的前民族国家都已经形成了多民族(nation/nationality/ethnos/ethnic group)、“民族”这种共同体现象由来已久,历经流变,在当今时代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建构性的国家民族(nation),二是原生性的民族(ethnos/nationality),三是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aborigine),四是离散型(diaspora)、移民性的族裔群体(ethnic group)。无论哪一种类型,都依托于国家、生存于社会并产生着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些共同体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且具有聚居地、语言、文化、信仰、习俗等方面的特性,相互之间的人文差异构成了产生民族问题的自然因素;同时,由于这些共同体在经济生活方面的社会基础、发展程度不同,相互之间的发展差距构成了产生民族问题的社会因素。多语言、多宗教的历史基础或现实状态。因此,构建统一的国家民族(state nation)也就成为所有民族国家的现实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