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认识中国,建设社会:中国社区学派对质性社会学的启示

作者:
王旭瑞 WangXurui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277字
所属图书:
质性社会学研究 2014年第1期 总第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质性社会学的提出,既是源于国内目前质性研究取向的社会学处于边缘地位的现状,更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阐释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并在此基础上用学科知识服务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建设。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文藻先生领导的中国社区学派的前辈们热切关怀中国社会的精神、寻求西方理论认识中国社会,从而推进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和实践,给质性社会学带来重要启示。

关键词:

社会建设社会转型质性社会学中国社区学派社会学中国化

作者简介:

王旭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乡村社会等。

WangXurui:

文章目录
·质性社会学提出的社会背景和使命
中国社区学派 在认识中国社会过程中推动社会学的中国化
  • 1.社区学派对中国社会民生的强烈关怀
  • 2.寻找适合中国的理论方法
  • 3.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方法 中国社区研究实践
中国社区学派对质性社会学的启示
  • 1.认识变迁中的中国社会 以文化为核心,扎实进行田野工作
  • 2.建设社会,促进社会质量的提高
  • 3.推进社会学的中国化 中国经验,中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