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质性社会学:范式特征

作者:
石英
出版日期:
2018年3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0854字
所属图书: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关注质性社会学及其范式特征。本文指出,质性社会学已经形成一种迥然不同于主流社会学的、新的、独立的社会学范式,显现的特征从不同视角可以概括为人文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社会质量学、建构社会学、微观社会学。质性社会学是“有温度的”社会学。
关键词:

本土化研究范式质性社会学

作者简介:

石英: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质性社会学是人文社会学
  • 两种范式此消彼长
  • 质性社会学的文化自觉
  • 质性社会学在中国的成长空间与坐标
第二节 质性社会学是解释社会学
  • 从现象描述到原因追溯
  • 质性思维:解释的策略
  • 寻求解释的维度
第三节 质性社会学是社会质量学
  • 社会质量发展观的源起
  • 欧洲的社会质量分析框架
  • 社会质量的中国语境
  • 质性社会:着眼于社会质量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质性社会学是建构社会学
  • 秉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
  • 坚持以人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念
  • 直面社会风险,规范社会良性变迁
第五节 质性社会学是微观社会学
  • 另一种范式转换
  • 微观社会学的核心是从本土化到中国化
  •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