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村庄到乡镇:“后乡土中国”背景下农村基层共同体的扩大及其意义——以安徽省为例

作者:
姚德薇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681字
所属图书:
安徽社会建设分析报告(2014~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村人口向集镇和城镇集中是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经验现实,村庄作为农村基层共同体的自然单位功能下降,在一些地区村庄萎缩,农村社会步入“后乡土中国”的社会过渡形态。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人口大省安徽为例,分析其村庄研究和乡镇研究的现状,考察其农村基层共同体的发展情况,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强乡镇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认为对乡镇的积极功能研究是农村社会学研究待开发的重要领域,也是深度理解农村社会、促进其良性发展转型的新视野。

关键词:

乡镇“后乡土中国”基层生活共同体

作者简介:

姚德薇: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分层及农村社会学。

文章目录
“后乡土中国”的社会过渡形态
  • (一)乡土中国及其内涵
  • (二)“后乡土中国”与农村社会
安徽村庄研究与乡镇研究的概况
  • (一)安徽的村庄研究
  • (二)安徽的乡镇研究
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农村基层共同体
  •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的乡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 (二)安徽各基层共同体的基本状况
  • (三)加强乡镇的积极功能研究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