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月圆佳节瓜果“偷盗”民俗的文化意涵及社会功能
作者:
黄健美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885字
所属图书:
同济社会学评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5.106-117
朱伟珏
摘要:
偷盗在任何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都是负面的,为法律与道德所禁止,但是在一些民族的特别节日,“偷盗”特定的东西则是被允许的,而且有着特殊的涵义,月圆佳节瓜果偷盗即是一例。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黄健美:
相关报告
都市生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拟城化现象研究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和社会互动关系
认识“反思文化” 构筑“文化环境”——如何解读日本的方法论初探
韦伯的政治理念及其启示
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解构
信任问题——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探讨
论当代转型时期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环境社会学主要理论综论——兼谈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巫术、萨满教、仪式和法——三个社会文化人类学案例
文章目录
·
月圆佳节忙“偷盗”
月圆佳节的瓜果“偷盗” 祈子 祈福的文化意义赋予
(一)月亮的文化象征意义
(二)瓜果的文化象征意义
(三)“偷盗”及其仪式化
月圆佳节中瓜果“偷盗”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祈子祈福的社会心理寄托
(二)心理压力的释放仪式
(三)互动仪式链的生成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