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物的城市化与神的战争

作者:
朱晓阳
出版日期:
2016年8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7824字
所属图书: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最近10年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幕是“城中村改造”。一般人获得的印象是:改造城中村广受欢迎,城中村的原居民尤其欢迎“改造”。原因之一是城中村改造中没有“输家”,也就是说政府、开发商和村民都能从此事中获益。三者之中,城中村村民应该是最大赢家,因为他们“在拆迁中都发了大财”。这是由媒体传播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但是从我们研究过的北京、深圳和昆明三个城市来看,这项没有输家的城市改造大业不如想象得那么顺利。例如深圳是启动城中村改造比较早的城市,2004年政府计划在5年内将境内的城中村全都纳入改造范围。深圳改造城中村的基本路子是拆平重建。实际上深圳的路子奠定了后来全国各地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模式。2008年2月昆明市“向336个(后扩容到381个)城中村宣战”,政府计划用5年时间将之拆迁改造完毕。北京最近一轮向城中村宣战是在2009年,当时启动“2+50个重点村实施改造工程”。原计划在两年内改造50个重点村之后,再对其余200多个城中村进行改造。

关键词:

城市化城中村改造文化冲击底层政治学

作者简介:

朱晓阳:0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1982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3~1995年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学专业,获研究生文凭;1996~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麦格理大学学习,获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政治/法律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小村故事:地志与家园(2003~2009)》《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Positions:Asia Critique等学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文章目录
·引子
·两种城市化的遭遇与“抵抗空间”浮现
·“保新村”
·瓦砾上的村庙、老村及其守卫者
·妖魔与挖掘机
·争夺村庄的“心”——客堂
·“家园”和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