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个体网络对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

作者:
李树茁 伍海霞 韦艳 靳小怡 〔美〕费尔德曼(MarcusW.Feldman)
出版日期:
2008年10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8661字
所属图书: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生育
摘要:
本文利用深圳农民工调查数据,主要讨论了个体网络对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首先,本文描述性地分析了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与行为,明确了流动前后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与行为态势。其次,本文建立了农民工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框架,提出了研究假设,实证分析了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结合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特征和已有的研究结果,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流动人口社会网络生育观念生育行为

作者简介:

李树茁:1963年生,陕西西安人,199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龄与健康中心联合主任。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兼职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和《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等。主要研究人口与社会政策、性别与发展、老龄与健康、流动与迁移、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等。

伍海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韦艳:陕西铜川人,200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二级教授,现任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兼职副教授。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事性别偏好与婚育观念行为、女孩生存与社区干预以及农村流动人口方面的研究。

靳小怡:1973年生,陕西西安人,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农民工社会融合、婚姻家庭与养老及性别失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主要从事婚姻家庭制度、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合著《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生育》等。

〔美〕费尔德曼(MarcusW.Feldman):0 1942年生。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Burnet C. and Mildred Finley Wohlford)教授、人口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科学院院士,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董事和学术委员会成员。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理论人口生物学》学术杂志主编,《基因》、《人类基因学》和《复杂》学术杂志副主编。研究领域包括文化和生物基因双传播和演化及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和数学分析等,对进化理论和人口基因学有重大贡献。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农民工生育观念与行为的现状分析
  • 生育观念
  • 生育行为
第二节 基于个体网络的农民工生育观念与行为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研究设计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生育观念
  • 生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