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评析

作者:
李伟涛 吴玉琦 靖士明
出版日期:
2007年1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5023字
所属图书:
2006~2007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经济总量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总体上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并经历了从硬件均衡如办学条件的均衡到软件均衡如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均衡。这一过程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正在逐步深化。
关键词:

城市建设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

作者简介:

李伟涛:

吴玉琦:

靖士明:

文章目录
基本思路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
  • (一)抓住城市基础设施存量改造机遇,重新调配基础教育资源
  • (二)着眼城市人口数量与分布变化,均衡配置基础教育资源
  • (三)适应区域功能定位,实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
主要进展 从硬件均衡到软件均衡
  • (一)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明显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不断完善
  • (二)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硬件资源均衡化水平大大提高
  • (三)“洼地”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软件资源配置均衡化得以推进
面临的新挑战
  • (一)新《义务教育法》的挑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挑战
  •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挑战
对策与建议
  • (一)与上海“1966”城镇布局相适应,调配基础教育资源
  • (二)基础教育资源调配,从黄浦江两岸拓展到长江一带
  • (三)从实物资源调配为主转向制度资源调配为主
  • (四)从关注“两端”到走“中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