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建设幸福广州的主客观评价机制及对策

作者:
彭澎 黄梦霞 刘艺默
出版日期:
2012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287字
所属图书:
2012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摘要:
本文从城市幸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建设“幸福广州”必要性,并对建设“幸福广州”采用广东省主客观评价体系的进行适应性分析,进一步指出广州应从政府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升“新广州人”幸福感这六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幸福广州”的构建。
关键词:

幸福城市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机制

作者简介:

彭澎:管理学博士,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公共管理、政府创新等问题。

黄梦霞: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刘艺默: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文章目录
城市幸福的内涵以及构建幸福广州的必要性
  • (一)城市幸福的内涵
  • (二)幸福指数评估与构建幸福广州的必要性
评价“幸福广州”的主客观因素的相关要求和原则
  • (一)幸福评价指标的变迁及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制定
  • (二)建设“幸福广州”的主客观要求
  • (三)建设“幸福广州”的主客观达标工作的基本原则
建设“幸福广州”对广东省主客观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分析
  • (一)“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建设“幸福广州”的客观评价体系的达标说明
建设幸福广州的对策建议
  • (一)明确政府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主导,政府重视是建设幸福广州的关键
  • (二)大力发展经济,为建设幸福广州提供物质保障
  • (三)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满意度,是建设幸福广州的前提和基础
  • (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多方位减轻城市生活压力
  •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是建设幸福广州的重点
  • (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升“新广州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