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彭澎
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公共管理、政府创新等问题。

  • 2011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易佐永 崔仁泉 主编 ; 彭澎 涂成林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2011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大学联合编撰,在全国公开发行。本报告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版,由总论篇、行业发展篇、社会保障篇、劳动人才篇、社会管理篇、社会舆情篇、收入分配篇七个部分组成,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物。本报告指出,2010年,广州市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以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攻方向,以“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为主题,大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成功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在城市发展方面,借力于亚运会、亚残运会的东风,成功实现城市面貌“大变”目标;在民生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就业形势继续稳中趋好,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得到改善;在社会管理方面,社区管理手段不断创新,网络问政逐步推行,施政透明度和决策民主化不断提高。展望2011年,广州市将以“承亚运精神、促转型升级、建幸福广州”为发展目标,继续推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建立起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体系。
  • 转型期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发展的价值特征和路径选择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农村在转型期推进其基层社会管理发展的价值特征和路径选择。转型期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发展是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转型期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发展,是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的核心工程;转型期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发展能科学谋划和有效解决农村问题,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的重点工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是以基层自治为基础,自农村市场化发展以来逐步构建起来的,突出农民群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性,这是农村市场化发展以来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一种制度飞跃。农民群体始终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和基础,激活农民群体的管理积极性才能较好地发挥多元化社会组织的管理功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既是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政治的主导模式,又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体制动力。
    关键词:
  • 建设幸福广州的主客观评价机制及对策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本文从城市幸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建设“幸福广州”必要性,并对建设“幸福广州”采用广东省主客观评价体系的进行适应性分析,进一步指出广州应从政府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升“新广州人”幸福感这六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幸福广州”的构建。
    关键词:
  • 广州建设体育强市战略研究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
    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利用这个契机,全面发展广州市体育事业,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素质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为此,广州提出了创“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 广州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社会组织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活跃在社会每个角落。日益活跃的社会组织,呼唤着新一轮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到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社会组织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本文在总结借鉴省内外社会体制改革试点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的新机制,先行先试,为全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提供新的经验。
    关键词:
  • 湖南省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的四项制度改革的基本成效与深化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司法改革的“牛鼻子”,在我国司法改革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的关键环节。完善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的四项制度改革,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权责利统一原则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提高司法公信力。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的四项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司法责任制改革、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改革、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70640404和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等四项内容。自中央部署推进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的四项制度改革特别是2014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以来,湖南省委高度重视此项改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法检两院推进改革落实,推动机制完善,强化推进举措和责任落实,促进了各项改革建设阶段性任务如期完成,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改革制度框架体系基本确立,司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模式基本形成,司法队伍活力不断增强,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但改革推进中也存在顶层设计不够科学、协调推进不够有力、基层落实存在困难等问题,应在下一步改革中予以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
  • 深入推进地方政府法治体检 开全省地方法治建设之先河——永州双牌县政府法治体检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经验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永州双牌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高度重视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出实招,亮绝招,以政府法治体检的创新实践举措将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层次,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双牌县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形成了有效做法和成熟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浓郁本土气息、昂扬时代精神的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模式,探索出了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先行样本和实践标杆,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县级地方法治建设创新实践的典型示范,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
    关键词:
  • 2019年加快推进湖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完善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随着国家市场化发展和改革开放持续不断的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模式开始呈现从传统到现代变革的鲜明特征,社会治理现代化成为顺应时代趋势的根本价值追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目标。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和深入谋划社会治理工作,将其提升到湖南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和审慎定位。当前,应当深刻把握湖南社会治理现代化战略设计的宏观背景,以精准细微的态度来深入把握推进湖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问题,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深度探寻推进湖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完善路径,以全力以赴的精神来加快推进湖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 2019年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探索与发展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举措。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内容包括:健全乡村社会制度体制,构筑法治乡村制度体系;优化乡村社会运行机制,建构法治乡村基本秩序;完善乡村社会主体结构,提高法治乡村治理能力;培育乡村社会法治文化,夯实法治乡村体制基础。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困境主要有:整体质量需提高,构建力度需加大,推进机制需完善,评价标准需明确。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推进路径为:以顶层设计为基础,保证建设方案的整体科学;以整体推进为关键,加强建设体系的系统协同;以推进举措为抓手,强化建设任务的落实落细;以建设方式为重点,增强建设成效的实际感受。
    关键词:
  • 湖南省党校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基本保障,也是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提高领导干部履职能力为核心的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是新时期干部教育的鲜明特征,而市场化改革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促使经济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探索和创新新时期党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内容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步伐的加快,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法治建设和政治现代化发展、政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与客观趋势。为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和法治湖南建设,始终坚持抓住领导干部法治教育这根主线,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让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培训真正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职的能力,加强并改进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由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牵头,组织全省各级党校法学教育工作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举行了多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改革座谈会。通过这些富有成效的座谈和实地调研,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湖南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的需求和要求,及时掌握了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现状和问题。
    关键词:
  • 广州初创青年创业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为了掌握广州青年创业的现实情况,发现广州青年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青年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需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与深入访谈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广州各高校青年,以及部分社会初创青年的创业情况进行比较深入的摸底。实证调查发现,广州初创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男性青年居多、以本科学历为主、创业动机比较理性等。而在创业实践中,广州初创青年面临着企业成长的障碍、创业和发展资金获取途径有限和获取成本比较高、人才竞争和人才留用难度比较大、对于市场的敏感程度有待提高、对于政府的优惠政策获取能力比较低,以及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初创青年自身的综合素养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年创新创业的事业有序开展,广州市需要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为初创青年提供具有实际效用的金融、人才和税收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