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面对灾害与污染: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他
作者:
李楯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报告页数:
42页
报告字数:
3841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4.20-61
自然之友
杨东平
摘要:
诸多的灾害日益被名以“气候异常”的表现,联系到国家层面的环境政策,不得不考虑人类与生态的关系及生态承载力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企业的环境责任,但在中国,企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独特的中国转型中,社会能否重构,以作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时的一种制衡,以促使面对环境难题所需的“以人为本”等新的政治思维和应对方法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策调整
灾害
企业社会责任
文明的可持续性
作者简介:
李楯:
法学家和社会学家。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做制度研究,也做些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媒体评论:是专家,也是行动者。
相关报告
特约专栏:面向风险社会的知识生产:多学科研究共同体的缘起、形成与发展
美国灾害社会学:学术共同体演进及趋势
低温雨雪冰冻考验与应急管理
极度深寒冻醒的反思——冰雪灾害型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报告
雨雪冰冻灾害与民族地区危机应对机制研究——对贵州黔东南和广西桂林的个案调查
特大自然灾害中媒体新闻报道与舆情研究——以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新闻报道为例
社会工作与减灾救灾
灾害·文化生成与羌族民间故事
汶川“5·12”地震灾害的记忆及叙事
转变的契机:灾害下的政策变通与村庄自救
文章目录
生态、气候与灾害
1.灾害与“异常”
2.低温冷冻和雪灾及冻雨
3.旱灾
4.洪涝
5.风雹、大风、沙尘暴及地震
6.中国之外的灾害
7.人类生存与生态的关系:生态的承载力
面对污染:企业、政府与公民
(一)持续的污染
(二)年度重大污染事件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政府、公民与企业在预防和治理污染问题上的互动
超越政治的“环境政治”
(一)面对环境难题的政治
(二)环境政治——以“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理念的政治
(三)中国:转向“以人为本”、“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四)突破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系统性思考,谨慎地推进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