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人才培养:多层次专业化体系建成

作者:
王振耀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0494字
所属图书:
现代慈善与社会服务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2 年, 我国公益领域人才培养在政策环境、高等教育、专业培训和公 众倡导领域均有突破, 一个多层次的公益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确定了未来十年具体的任务与时间表。2012年4月,中央组织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这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公益高等教育取得新进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发起的“公益慈善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我国公益慈善专业本科教育零的突破。南京大学在硕博点上增设公益慈善学科,人民大学“百人计划” 与北京师范大学四个专业方向的EMPA,推动中国公益慈善高等教育向前迈进一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启动“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 支持公益慈善领军人物成长,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新模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公益教育网站“公益网校”,为公众创建普惠型公益学习社区。
关键词:

人才培养多层次专业化体系

作者简介:

王振耀:

文章目录
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大发展,增进社会服务供给
  • (一)首个社工规划出台,明确社工人才建设任务与地位
  • (二)各地加快社工人才培养步伐
  • (三)社工人才培养需扩大规模与优化就业
公益高等教育体系渐完善,各级学位教育现突破
  • (一)公益慈善本科教育零突破
  • (二)南京大学硕博点增设公益慈善方向
  • (三)MPA教育培植公益领袖
公益培训稳步推进与格局优化
  • (一)培训内容 以加强组织能力建设为导向
  • (二)培训对象 着力挖掘青年公益领袖
  • (三)培训主体 跨界别、国际化培养机制建立
  • (四)培训地点 西部公益培训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公益网校建立普惠型公益学习社区
  • (一)全开放知识社区
  • (二)系统化教育学校
  • (三)交互式学习平台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