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富国皮革”污染事件中环保组织的积极作用
作者:
顾训中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22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4.160-169
自然之友
杨东平
摘要:
自然之友(FON)、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社区居民三方携手,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解决上海富国皮革污染事件,是环境NGO积极参与环境危机解决机制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企业污染信息公开、绿色供应链追溯、媒体介入等方式,促使企业方有所转变,使得这一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冲突事件得以在理性、平和、互利的情形下得到舒缓。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社会参与
环保NGO
共识多赢
作者简介:
顾训中:
顾训中,上海静光公益组织服务中心理事长,自然之友理事,自然之友上海会员。
相关报告
中国环保NGO发展指数研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NGO的成长和治理——专访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主任方应君
美丽中国与资源节约
美丽中国与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
生育行为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环境污染的风险分配与健康不平等
国外主要国家环境污染及改善状况
环境诉讼中鉴定制度的困境与突围
环境污染的生成机制:一个二维分析框架
文章目录
·
富国皮革留下连续六年的污染记录
环保NGO开始行动
1.行动之一:FON上海小组进入现场
2.行动之二:环保NGO组织联合向富国皮革发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提示信
3.行动之三:启动富国皮革的供应链追溯
4.行动之四:媒体行动震动富国皮革
环保NGO介入带来良性互动
1.富国皮革举行“公众开放日”
2.富国的公开检测活动和居民投诉
3.富国皮革第三方审核的进行
·
不是结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