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支持包容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政策

作者:
朱立志 谷振宾 黄丹丹
出版日期:
2013年5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2729字
所属图书:
包容性发展与减贫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主要是研究支持包容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政策。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首说到生态脆弱区——中国扶贫攻坚的核心堡垒,其次是生态建设与减贫——中国的成效与问题,然后是包容性发展——兼顾生态改善与减贫目标的发展模式,最后是生态减贫——中国突破减贫瓶颈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生态发展贫困工程脆弱

作者简介:

朱立志:男,德国波恩大学农业经济专业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以农业部扶贫联络组成员身份挂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荣立三等功。

谷振宾:

黄丹丹:

文章目录
·引言
生态脆弱区——中国扶贫攻坚的核心堡垒
  • (一)贫困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
  • (二)生态脆弱区扶贫难度增大
  • (三)生态脆弱区减贫成果难以巩固
  • (四)生态脆弱区贫困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
生态建设与减贫——中国的成效与问题
  • (一)退耕还林工程
  • (二)退牧还草工程
  • (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包容性发展——兼顾生态改善与减贫目标的发展模式
  • (一)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 (二)多目标协调是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求
  • (三)化解生态改善与减贫目标冲突需要包容性措施
生态减贫——中国突破减贫瓶颈的必然选择
  • (一)生态改善是治贫的根本和发展的根基
  • (二)贫困人口的平等参与是生态持续改善的前提
  • (三)生态经济是生态改善与减贫的动力
  • (四)生态补偿是生态改善成果共享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