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小林
机构:复旦大学
个人简介: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处处长,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国际发展、未来产业、六次产业、东西部(扶贫)协作。代表作: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Theory and Methodology,Springer Nature,2022。

  •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 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白晓王小林 李兴洲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是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优势学科资源,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集刊,一年四期。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问题导向、学术创新、引领发展、规范办刊的方针,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重点编辑刊发学术水平较高、应用推广价值大的优秀理论文章和科研成果,确保办刊质量,不断扩大刊物的社会影响力。本刊是在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她立足于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发展与减贫的时代主题,研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与减贫的科学理论和有益经验,探讨和剖析我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力求为促进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积极建言献策。
  • 包容性发展与减贫
    何晓军 黄承伟 王小林 副主编 ; 左常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包容性发展和减贫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减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其目标就是找出适当的政策,通过促进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来减贫。本书围绕相关议题,从财政政策、人口与就业政策、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阐述中国减贫工作当前面临的困难,并对中国如何实现包容性发展和减贫提出了对策性建议。本书收录的论文视角独到,分析透彻,既有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也有实证案例分析,既可以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包容性发展与减贫提供理论素材,也可为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决策提供扎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城乡一体化与减贫
    左常升 主编 ; 何晓军 王小林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本书为“2013年全球减贫和发展高层论坛”的成果,本次论坛专门针对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和减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徐小青研究员(原农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研究员、劳动科学研究所张丽宾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美艳研究员撰写了主题报告,力求对中国今后发展和减贫有所裨益。本书的内容包括: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贫困;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与减贫的就业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与减贫的财政政策;等等。
  • 中国儿童福利前沿(2012)
    尚晓援 王小林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2011年,中国困境儿童福利制度获得重大突破,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加速发展。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儿童福利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多维度儿童福利制度进入政策视野,普惠制儿童福利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在儿童福利的整体性制度建设上,一方面,基本上因循了既定的儿童福利制度特点;另一方面,提出了儿童之家建设和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在这样的形势下,本书重点分析了多维度儿童福利问题以及对困境儿童的社会政策,以期为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 中国儿童福利前沿问题
    尚晓援 王小林 陶传进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在进入低收入中等发达的阶段,世界各国的儿童福利制度都面临重大的变革。在这个关键性的历史发展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中心组织了一系列研究项目,试图对中国儿童福利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书是这些研究的一些初步成果,包括:对中国儿童福利筹资制度研究,对国有儿童福利院改革研究,对中国农村非正式的亲属养护孤儿制度的研究和对非政府儿童福利组织的研究。所有的研究都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和实际工作者的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本书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学生、实际工作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
    王小林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本书弥补了我国在贫困测量研究方面的不足,本书的测量方法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和对象的多元性等特点。本书通过大量的模型和数据分析使读者对我国的贫困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关于多维贫困的测量,研究结果给出了比较清晰的政策干预方向,这种测量方法运用到片区扶贫开发攻坚上,具有很重要的政策意义。本书对当前的贫困测量方法进行了有益且全面的评价。在探讨如何反贫困时,澄清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标准、贫困人口的分布等问题十分重要。本书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理解贫困,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也是有用的教育工具。
  • 中国儿童福利前沿(2013)
    尚晓援 王小林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2013年,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一方面,政府从顶层设计着手,持续推进儿童福利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儿童福利制度,特别是儿童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滞后,导致针对儿童的虐待和暴力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关注。在这样的形势下,本书重点关注儿童福利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建设,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儿童福利制度的理论框架;第二,针对儿童福利的制度设计,进行了多方面探索;第三,针对儿童保护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四,关注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试点项目,并对其进行了评估、总结和探讨;第五,关注儿童面对的重大政策问题。
  • 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第二版)
    王小林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不断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政策措施,有效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和减贫成就。同时,也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家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影响下,从事精准扶贫的研究者迅速增加,社会各界对《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的需求相应增长。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要求,笔者对《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一书进行了修订,本书作为扶贫领域一名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成果,献给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全体战士们。
  • 中国儿童福利前沿(2011)
    尚晓援 王小林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中国儿童福利的制度突破已经开始,在这个新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不是资金的短缺,不是政治家的决心,不是整个社会的关注与否或儿童是否拥有政治声音。因为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条件都已经具备。现在,最重要的挑战来自儿童福利学界自身:在这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学术研究在儿童福利的理念、制度创新和体制设计方面,能够前进多远,决定了中国新的儿童福利制度能够向前推进的程度。在本书中,我们对影响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问题包括四大类:第一,中国儿童福利的政策;第二,中国的儿童预算和儿童成本;第三,中国弱势儿童群体的生存状态;第四,不同类型的儿童福利服务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 中非合作:提高发展有效性的新方式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2000年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方面展开了深入有效的合作。中非合作不仅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1233173,同时也为提高发展有效性提供了新框架和新方法。本章首先对中非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农业和减贫五个方面的合作成就进行简要评估;其次,就南北合作和中非合作(南南合作)的框架进行发展有效性比较;最后,基于中非合作的经验,提出对第四届釜山援助有效性会议之后提高发展有效性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 中国卫生软援助:实践、问题与对策——以对外卫生人力资源合作为例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中国卫生软援助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卫生人力资源援助为主的卫生软援助集中反映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理念和创新机制,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本章回顾了包括派遣医疗队、医疗卫生官员培训和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等形式在内的中国卫生人力资源援助的成功实践。本章同时指出中国卫生软援助缺乏战略规划,参与援助的主体单一,对卫生软援助的实践和研究总结不足等。本章建议加强战略规划、主体多元化,提升总结中国软援助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软援助的有效性。
    关键词:
  • 包容性发展与减贫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关系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关键词:
  • 减贫软实力外交的时代意义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中国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和经验,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减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也是巩固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有效的减贫模式是我国重要的软实力。开展减贫软实力外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有助于缓解大国压力和消除中国“威胁”论,有助于完善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关系并为中国海外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助于为中国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有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为充分发挥减贫软实力外交的作用,建议:把减贫软实力外交作为外交战略之一,以减贫合作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将“走出去”企业纳入减贫软实力外交框架中,加强公共外交以及与发展中国家社会层面的接触。
    关键词:
  • 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研究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取向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对于北京市而言,相对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社会福利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把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放在国际社会争论的大意识形态背景中分析,并以相对发达的经济体和救助成本较低、救助效率较高的社会救助制度为依据,建立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当前北京市应加强公共财政对贫困人口的公共服务,调整过去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结构,加强社会救助的力度,由基本生活救助向综合社会救助服务转型,以适应北京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要求。
    关键词:
  • 中国儿童福利分析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对于儿童贫困的公共政策干预,其基础是贫困的测量。被广泛接受的以收入或消费为基础的货币分析法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原因是尽管用人均纯收入测量贫困简单易行,但该方法没有充分反映《儿童权利公约》所明确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多项儿童权利指标。本章首先对儿童贫困的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阿马蒂亚?森(Sen)的能力方法为基本理论,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构建关于儿童权利的多维分析框架,为第二章进行儿童多维贫困测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
  • 儿童与贫困: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儿童多维贫困分析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儿童贫困表现在很多方面:较高的营养不良比例、儿童死亡率,因贫困而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严重的自卑心理等。儿童阶段的贫困削弱了其个人发展机会,使贫困产生代际转移,形成一种“贫困的陷阱”,进而使暂时性贫困转为长期性贫困。消除儿童贫困不仅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社会发展公平、公正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 中国弱势儿童群体社会福利筹资制度研究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我们的研究赖以出发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一些原则,主要为:第一,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二,儿童权利原则,有时被简单地概括为生存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发展权原则;第三,无歧视原则。中国政府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因此,这项国际公约对我们国家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各种原则,中国针对弱势儿童群体的福利制度的基础应该是以儿童权利为基础、以社会平等为主要政策取向的价值体系。
    关键词:
  • 贫困概念的演进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人类对贫困概念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因而发展的议题也就在不断深化,促进人类发展和减贫的政策工具也在不断深化。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发展学和政治学四个学科视角对贫困概念进行讨论,并概括了贫困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定义特征以及相应的反贫困措施。
    关键词:
  • 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测量贫困的标准分为三类: 收入标准、人类发展指数、多维贫困指数。本文系统地介绍这三类标准,并分析根据这三类标准测算出的全球贫困状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