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08年中国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 李培林 李炜
出版日期:
2008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5636字
所属图书:
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持续得到改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的功效。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依然明显,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物价、医疗、收入差距和失业是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贫富矛盾和干群冲突仍然是当前大多数公众感知到的主要的社会群体利益冲突。在社会态度方面,公众的社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对食品和交通的安全感知最差;社会公平感有所上升,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感有较大提高,但收入差距方面的公平感明显下降;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但在环境保护和惩治贪腐等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待。

关键词:

民生社会态度社会状况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

李培林:博士,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李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社会分层、社会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社会福利建设研究的民意视角》(专著)、《提升社会质量的社会政策建设》(著作/合著)、《农民工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论文/合著)、《与时俱进: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论文)、《社会公平感:结构与变动趋势(2006—2017年)》(论文)。

文章目录
城乡居民生活状况
  • (一)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然明显
  • (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但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
  • (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状况亟待改善
公众对社会问题及社会群体利益矛盾冲突的看法
  • (一)物价、看病、收入差距和失业是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 (二)大部分居民感知到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但39%的人认为矛盾不会激化
  • (三)当前主要的社会群体利益冲突主要聚焦于贫富矛盾和干群冲突
城乡居民的社会态度
  • (一)社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食品和交通的安全状况最令人担忧
  • (二)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感有较大提高,但收入差距方面的公平感明显下跌
  • (三)六成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但在环境保护和惩治贪腐等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待
有关改善民生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就业促进与扶助力度
  • (二)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 (三)加强社会风险的监控与监管
  • (四)严惩贪腐,加强权力制衡,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