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海洋渔村社会的形成过程探讨——以上海现代海洋渔村社会形成过程为例

作者:
韩兴勇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892字
所属图书: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3年卷 总第1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按照社会学的原理,渔民是构成海洋社会的主体人群,因为和其他从事涉海产业的群体相比较,渔民不仅在人海关系、人海互动、涉海生产中发生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而且更主要的是在这个关系中还形成家庭婚姻关系,这是其他涉海产业或者涉海群体所没有的社会关系和属性,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和属性,才产生了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以及充满智慧的海洋思想。另一方面,渔业这个古老的产业,由于其流动性很强,直到现代仍然有部分渔民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过着“远离社会”的孤独生活。他们的生活是否有变化,是否真正地融入社会?本文通过对上海的海洋渔村的形成历史的实证研究,探讨海洋社会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历史形成海洋社会渔村

作者简介:

韩兴勇:(1957~),男,祖籍浙江绍兴,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社会经济史、海洋经济与文化。

文章目录
·海洋社会的属性探讨
·海洋社会的组成与构架
·上海现代海洋渔村社会形成的实证
·渔村社会建立后的变化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