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崂山渔村的经济社会变迁——以青岛市王哥庄为例

作者:
樊晶晶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27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9年卷 总第7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王哥庄地处崂山东部,东南濒临黄海,沿海岸线分布有崂山湾、小岛湾、青山湾、黄山湾、试金石湾等8个海湾,港东、会场、雕龙嘴、青山村、黄山村等属于王哥庄一带典型的渔村。过去王哥庄渔民身兼渔农两职,形成较为稳定的半渔半农、渔农兼顾的经济模式;近代随着青岛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尤其是外国势力的侵入对当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巨大打击,渔民生活日益贫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渔村迎来“新生”,渔业发展迅猛,渔民逐渐专业化,渔村呈现渔农结合、渔业为主的经济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哥庄渔业与农业经济结构不断发生转变,形成了集茶业与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休闲渔业为一体的新型渔农互补的经济模式。本文从区域社会史角度对王哥庄一带渔村的经济变迁进行探究,以期为当下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促进渔村经济更好发展提供部分经验。

关键词:

渔村崂山王哥庄经济社会变迁

作者简介:

樊晶晶:樊晶晶,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文化、中国近现代史。

文章目录
半渔半农经济模式的形成
  • (一)靠山吃山
  • (二)靠海吃海
  • (三)贸易网络
近代传统经济模式面临冲击
  • (一)日益衰落的渔业
  • (二)愈加脆弱的农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渔村新生
  • (一)渔业生产发展迅猛
  • (二)渔农劳力安排:渔农结合、以渔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型渔农互补模式的形成
  • (一)养殖业的兴盛
  • (二)海产品加工与休闲渔业的发展
  • (三)崂山茶的大面积种植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