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制度环境如何塑造公司战略:国家、资本市场与多元化战略在中国的兴起和衰落

作者:
杨典
出版日期:
2012年7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34785字
所属图书:
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采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理论框架,强调外部制度环境(国家和资本市场)在塑造大公司内部结构和战略中的作用,尤其是权力和合法性在组织变革中的关键角色。基于676家中国上市公司2000~2007年的财务和公司治理数据以及相关深度访谈资料,本研究发现,无论是之前的多元化还是之后的去多元化和回归专业化,国家政策都起到了强大的形塑功能;同时,资本市场也有力推动了上市公司的专业化战略转型;多元化不但降低投资回报、损害公司股市表现,而且减缓公司成长。尽管多元化对业绩不利,但我国公司仍热衷多元化并由此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公司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企业进行多元化有着更为复杂的制度和社会原因,而并非单单受经济和效率因素驱动。

关键词:

多元化专业化新制度主义公司战略去多元化

作者简介:

杨典: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19年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英文刊《中国社会学杂志》(The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执行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和全球化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民日报》、Social Sciences inChina等中英文刊物,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社会机制研究”(16BSH075)等多项研究课题,著有《公司的再造:金融市场与中国企业的现代转型》等多部著作;曾获2011年、2017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优秀对策信息情况报告类特等奖、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文章目录
多元化战略在中国的兴起和衰落 1978~2008
  • (一)多元化公司模式在中国的兴起 1978~1997
  • (二)多元化战略的衰落 后1997时期
理论综述与理论框架
  • (一)效率、理性与多元化战略
  • (二)公司多元化 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解释框架
理解中国企业的多元化 几项假设
  • (一)国有股权与公司多元化
  • (二)企业行政级别和多元化
  • (三)资本市场与公司多元化
  • (四)多元化和公司绩效
数据和研究方法
  • (一)样本
  • (二)测量指标
  • (三)模型
模型分析结果
  • (一)多元化程度作为因变量
  • (二)公司绩效作为因变量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