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俄罗斯非商业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特点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间组织发展研究”课题组 黄立茀 王丹
出版日期:
2008年9月
报告页数:
42页
报告字数:
41216字
所属图书:
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8世纪下半叶,俄国创建了第一批社会自治协会。以此为起点,俄公民社会组织经历了萌芽与发展(18世纪下半叶至1917年);转向苏共主导型(1917~1985年);自主性社会组织(非商业组织)崛起与大规模发展(1986~1996年);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2001~2006年)四个发展阶段。截至2006年,俄非商业组织已发展到60多万个,在国家30多个领域发挥着维权、发展、服务和慈善的功能,社会影响逐渐扩展。但是,俄公民社会组织的发达和成熟,仍需待时日。
关键词:

俄罗斯特点非商业组织类型活动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间组织发展研究”课题组:

黄立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主要为俄罗斯政治社会史

王丹:女,1971年出生,辽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区域经济。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及省政府、地方政府等委托课题30余项。参与撰写经济学专著10多部,公开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成果多次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主要代表作有《辽宁工业经济史》《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农问题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通向复兴之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研究》《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研究》等成果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文章目录
俄罗斯非商业组织的历史与发展
  • (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17年:公民社会组织的萌芽与发展
  • (二)1917~1985年:转向苏共主导型
  • (三)1986~1996年:自主社会组织(非商业组织)的崛起、分化与大规模发展
  • (四)1996~2006年:走向制度化与规范化
当代俄罗斯非商业组织的类型、活动与作用
  • (一)数量与类型
  • (二)活动领域
  • (三)社会影响
  • (四)资金来源
俄罗斯非商业组织与国家的关系
  • (一)加强对话与支持
  • (二)政权机关采取多种形式互动
  • (三)为应对“颜色革命”强化监管
俄罗斯非商业组织的特点
  • (一)历史继承性与断裂性并存
  • (二)国际比较处于不发达水平
  • (三)发展环境矛盾发达尚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