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改革:趋向与路径

作者:
许丽英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1132字
所属图书:
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与成效调查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如前所述,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低于本地学生仍是客观现实。但内地西藏班教育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还应重新回到我们教育的起点,即对内地西藏班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对特殊教育对象的全面分析上来,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反思内地西藏班现行的教学模式。自办班以来,内地西藏班的教师除藏语文教师由西藏自治区选派以外,其他学科教师全部由当地选聘,这些教师不懂藏语,也未接受过多元文化教育的培训(这也是所有中国教师的共同问题,或者说是中国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缺陷),对教授对象西藏学生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也了解有限,这种状态使他们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很难用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于是,“听不懂—不爱听—不爱学”似乎成了一种常态,这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共同感受。要打破这样的格局,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做出新的设计。内地西藏班的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厘清培养目标和基本理念,这是构建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宏观层面要对独立建校式教学模式、混校独立编班式教学模式和散插式教学模式进行分类规划与指导,微观层面要从课堂教学角度构建适合内地西藏班实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模式改革教学模式西藏班

作者简介:

许丽英:0 女,1977年4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农村教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招标课题“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与成效调查研究”。曾先后参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亚行(ADB)技术援助项目“中国义务教育融资改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国家民委科研课题“境外文化(宗教)渗透对东北边疆发展稳定的威胁”等多项课题。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有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文章目录
内地西藏班培养目标的定位 出发点与归宿
  • (一)内地西藏班培养目标的政策文本分析
  • (二)内地西藏班培养目标的重新解读
内地西藏班教育理念的重塑 多元文化教育的构想与思路
  • (一)多元文化教育对内地西藏班的重大意义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思路
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的创新 分类指导与分层教学
  • (一)独立建校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思路
  • (二)散插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思路
  • (三)混校独立编班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思路
内地西藏班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文化支架式教学
  • (一)内地西藏班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 (二)内地西藏班文化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