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唐代社会保障思想、实践及其评价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901字
所属图书:
社会保障制度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唐代统治者的社会保障思想在社会保障制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贞观政要》即一部全面反映唐太宗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强调民本。“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二是体恤民众疾苦、减轻百姓徭役。“劳弊之事,诚不可施於百姓。”三是崇尚节俭。“知存亡之所在,节嗜欲以从人,省游畋之娱,息靡丽之作,罢不急之务……惜十家之产,顺百姓之心。”四是强调基本民生。“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五是提倡仓储。贞观初年,当戴胄提出重建义仓的建议时,太宗曰:“既为百姓,先做储贮,官为举掌,以备凶年。”太宗还强调:“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贞观政要》,中华书局,2009,第170~287页。武则天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焉”。“劝农之急,必先禁末作……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唐玄宗也指出:“有国者必以人为本,固本者必以食为先。”董浩:《全唐文》卷二九《置劝农使昭》,中华书局,1983,第328页。

关键词:

中国法制化唐朝社会保障思想实践方式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唐代社会保障思想具有系统性和进步性
·唐代制度性社会保障具有全面性和体系性
·唐代非制度性社会保障具有全面性和补充性
·唐代社会保障管理具有规范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