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沿革

作者:
王一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57页
报告字数:
43386字
所属图书:
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面向全体国民、依法实施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各项保障措施的统称,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基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间经历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结合、全面保障、封闭行”,以及其后的社会化改革阶段,起到了维系社会稳定、促进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变革中的一项伟大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的惯性演进不仅造就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福利身份化

作者简介:

王一: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匡亚明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政策;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身份化”的生产
  •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 以“单位”和“集体”为基础的“福利身份化”的生产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福利身份化”的固化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
  • “城乡分割”与“分区操作”造成的“福利身份化”的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