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西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
丁赛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4850字
所属图书:
藏羌彝走廊研究(2018年下半年刊 总第三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是没有现成国际经验可循的开创性的中国实践。本文将西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发展期(2003~2012年)和加速跨越期(2013年至今)。本文对两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经济学启示为:西藏外来资本拉动型经济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可或缺;文化旅游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在全国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的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西藏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及定位有别于其他地区。显然,西藏的市场化进程须和当地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相结合,不宜过快,市场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定位须综合考虑并稳步推进。

关键词:

西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

作者简介:

丁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世界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秘书长。研究专长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收入分配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民族研究》、《经济学(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China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Feminist Economics、The Review of Black Political Economy、Review of Disability Studi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中外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文章目录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相关指标
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
  • (一)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快速发展期(2003~2012年)
  • (二)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跨越发展期(2013年至今)
西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学启示
  • (一)西藏外来资本拉动型经济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可或缺
  • (二)文化旅游业外的其他产业在全国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的局面很难短时间扭转
  • (三)西藏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及定位有别于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