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择偶:中国婚姻家庭干预的回潮与个人自由度的增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报告页数:
80页
报告字数:
75067字
所属图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私事化”研究(1978~200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择偶,从字面上看,是选择配偶,但自古以来,虽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配偶,但这毕竟是极少数,择偶基本上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行的,个人只能在家族、家庭的安排下俯首听命。“门当户对”是择偶的基本原则,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古德所言:“长辈们往往通过联姻来扩大自家的政治影响,求得更大的安全,或与朋友和长期的盟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父母往往认为自己是‘为儿女选择最好的配偶’。”11548962择偶不仅仅是一种生物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受社会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因素制约,择偶难以基于两性吸引而进行。改革开放时期,婚姻的干预格局逐渐改变,国家、单位对婚姻的行政干预逐渐减弱,家庭对婚姻的干预也发生了变化。那么,个人的择偶自主权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有没有成为个人的私事?这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婚姻家庭干预回潮个人自由度增强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家庭对婚姻干预的增强
  • 包办婚姻的回潮
  • 个人的抗争
第二节 择偶途径与决策模式的转变
  • 新式择偶媒介的兴起
  • 择偶网络的社会化
  • 择偶决策模式趋于代际协商
第三节 择偶标准的多元化
  • 不同群体择偶地位的升降
  • 择偶指标的物质化与个体化
第四节 涉外婚姻的潮起潮落
  • 涉外婚姻的政策转变
  • 涉外婚姻变迁的特征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