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组织嵌入城中村社区治理体系研究——以光明社区绿营中心等社会组织为例
作者:
孙亚梅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905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研究(第五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2.90-103
陈健秋
王名
摘要: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作为社会治理基础的社区治理,被认为是实现当前基层社会有序运转的有效路径。在众多类型的城市社区中,聚居了大量流动人口的城中村面临更复杂的社区治理难题。由于户籍制的限制,流动人口在享受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但扎根于城中村的社会组织能够弥补公共服务上的政府失灵。本文以绿营城中村为例,分析了社会组织在为流动人口提供社会服务和参与社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指出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力量,社会组织有助于城中村的有序运转和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但是,社会组织作为城中村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尚未被正视,社会组织要真正嵌入当前社区治理体系之中还面临诸多困境。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区治理
城中村
弱势群体
作者简介:
孙亚梅:
相关报告
从“城中村”看社区治理
城中村社区治理的案例分析
推进社会组织精准微服务工作分析报告——来自北京市平谷区的经验
“十三五”以来河北省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情况研究报告
四川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报告
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本土化问题
成都市锦江区城乡社区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2010~2017)
虚拟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和路径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作用的思考
江苏“村改居”社区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章目录
·
社区治理 概念及实现路径
城中村 多元治理主体尤为必要的社区
(一)城中村社区特征
(二)城中村治理难题
绿营村案例分析
(一)绿营村简介
(二)绿营社区组织
(三)社会组织在城中村社区治理中的功能
社会组织嵌入城中村 可能性和有限性
(一)有限支持——资源权责不对等的困境
(二)疏离漠视——自上而下管理思维的延续
(三)敌视驱赶——治理诉求不一致的矛盾
·
社会组织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的困境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