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策略

作者:
周利敏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字数:
34176字
所属图书:
灾害社会工作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这些年来,随着人类社会活动日益频繁,不同灾种和复合型灾害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和常态,许多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社工机构与社工出于职业使命感与慈善心态积极参与灾区救灾,这些力量的出现促进了灾区社会服务的发展,但同时一些社工组织也出现了服务困境现象,如一些机构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服务范围,而有些在提供服务时出现了意外状况。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工作组织缺乏有效的介入策略,不仅在理论上缺乏深入思考,在实践上也非常缺乏经验。基于自然灾害后果所导致的复杂服务困境,社工组织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专业作用,如何积极推进灾害服务的深入发展,如何积极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介入灾后恢复重建,如何在灾害救助中坚持专业使命感与服务理念等,就成为社工组织在适应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面对重大灾害所造成的复杂冲击时,原本追求各自利益的组织和个体往往需要根据现实需求采取灵活的组织策略和富有弹性的个人服务技巧,如此这般才能达到有效战胜灾害、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的目的。
关键词:

灾害社会服务社会资源建构公私协力社会网络类型

作者简介:

周利敏:男,1977年生,湖南衡阳人,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常委。研究方向为灾害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教育。2007年以来主持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年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1第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2007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和广州教育规划课题4项等10项。撰写学术专著《乡村寺庙发展脉络中的嵌入性分析——对湖南省L县B寺庙的实证研究》;在省部级以上刊物独立发表论文30余篇,在CS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公私协力 灾害社会服务的 组织参与策略
  • 灾害社会服务中“政府失灵”与“第三部门失灵”
  • 走出“失灵”的困境 “公私协力”策略
  • 非协调约束 公私协力现状
  • 灾害社会服务中“公私协力机制”的建构
第二节 社会资源 灾害社会服务的行动策略
  • 社会资源类型
  • 社会网络类型
  • 社会资源建构途径与策略
  • 社会资源的局限
第三节 合法性 灾害社会服务的组织生存策略
  • 合法性意义
  • 合法性策略
第四节 在地化 灾害社会服务的组织发展策略
  • 在地化意义
  • 在地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