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途径
作者:
黄浩明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650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十四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7.199-210
王名
摘要:
2013年3月全国两会之后,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大方向和方案明确的基础上,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目前还不是非常明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社会组织发展的春天真的就要来了;但即使春天来了,社会组织本身能否承担起更多的社会事务,依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建设等。因此,就如何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需要从完善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建立社会组织的创新架构、创新社会组织的协同机制、建立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考虑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组织国际化的路径的五个方面研究和应对。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机构改革
协同机制
作者简介:
黄浩明:
黄浩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在职博士生,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研究员。
相关报告
我国失独家庭帮扶协同机制研究
中国海洋管理发展报告
机构改革的启动
创业创新协同机制建设
从民生视角看北京公立医疗体系改革
2018年社会保险事业在改革中前进
“4·25”尼泊尔地震救援——民间力量的集体输出
大部委改革:大责任、大服务
农民合作社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
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报告
文章目录
完善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
(一)形成法人治理体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事务,真正实现政社分开
(二)理事会成员应当是多元、独立、自愿和民间的,要发挥理事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建立理事会的政策治理框架
(四)完善组织的管理制度
(五)形成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六)确立社会资源的动员机制
建立社会组织的创新架构
(一)提升创新观念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三)强化社会组织的品牌建设,提升其社会地位
(四)吸引专业人员进入,形成专业化运作体系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整体的信用机制
(六)寻求发展空间,做别人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做的事
创新社会组织的协同机制
(一)增强社会组织对社会事务的观察能力
(二)需要协调社会组织与不同利益体的交流和合作
(三)需要增强社会组织的对外传播能力
(四)社会组织要建立一种合作各方的谈判机制,提高博弈能力
(五)应该提高社会组织的危机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形成一种均衡的发展机制
(二)解决和克服发展困境的能力
(三)社会组织结合自身宗旨和使命,增强组织控制能力
(四)机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五)专业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不断成长和成熟
(六)机构财务要做到基本平衡,以确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组织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一)社会组织应树立国际化的意识,择机走向世界
(二)社会组织应建立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伙伴关系,发挥民间力量,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