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基于社会学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理论,以及特大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证案例,本章系统总结分析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四种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其中,政府主导模式是主流模式,制度优势明显,但总体难以激发社区活力。市场主导模式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发展潜力较大,但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社会自治模式最符合制度设计,但发展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需要予以鼓励和支持。专家参与模式在治理导向方面更具客观性,但是由于相对缺乏资源动员能力,可持续性较弱。因此,应该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督、问责、反馈和参与机制,通过相应制度和政策调整,推动建设一个自治而有活力的基层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推进,国家开始倡导、推行社区建设,社区制得以逐步建立。近年来,全国各地社区治理创新案例不断涌现,总体上看,社区治理主体正从传统的“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治理方式也从传统的“自上而下”向“双向互动”、“多元互动”的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