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针对学术界对“中国人具有消极的求助特征”观点的质疑以及当前我国社会福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展开的。文章以改革中底层贫弱群体在接受救助和帮助中的典型行为方式为对象,探讨福利意识形态及他们对问题的认知对接受帮助行为的影响。文章采用理想型的分类方法,把贫弱群体遇到的问题分为体制改革造成的和自己造成的,把帮助分为来自政府的帮助和非政府(民间组织与他人)的帮助,分析了四种情况下人们接受帮助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了问题世界—福利意识形态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突出了受助者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对问题的理解(问题世界)对于解释他们的接受帮助行为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这种分析模式对于开展社会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