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适应与调整的逻辑——面对自然的农民行动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1340字
所属图书:
生计过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1.62-92
侯婧
摘要:
农户所具有的如何适应自然调整自己生计结构的能力,是其在长期的生计过程中,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行动不断调整而得以进化和发展的结果,包括从自然资源的历史变迁以及和当下现存的自然资源状况不断互动的过程中的大量积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户生计过程中的各种行动的选择、形成过程,是农民在特定的社区环境下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互动的过程。被卷入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现代人,虽然有部分敏锐的人觉察并且承认了乡土社会中乡土社会自身运转以及农民行动中可能的合理性,并将这种合理性进行抽象的提升归结为乡土特性或是农民行动的特征,但是还是很少有研究能够从农民生计的过程以及其他若干的社会变量中获取充分的学术资源进行证明,这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在本章中笔者试图揭示在东村和元村这种资源依赖型的乡土社会中,村民在解决资源有效和最大化利用问题上的行动及其特征,并力图解释在现有的某些资源稀缺的境况下,农民如何将自己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顺应及利用自然以实现自己生计的持续。
关键词:
社区资源
农民行动
自然资源依赖型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人的城镇化中农民行动与选择
市场影响下的农民行动
作为“社会人”:农民行动与社会资源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定居率低”现象分析
社区服务实验项目报告
社区居民对社区资源的满意度分析
社区资源评估方法
广州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案例调查报告
社会工作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
文章目录
·
人与自然
水资源——影响当地农民生计的首要因素
1.水库修建——水资源受益群体的扩大化
2.水资源的管理——村民间利益的协调
3.水库的堵塞——村民生计方式的改变
适应自然——农民调整生计的准则
1.公与私:如何使用资源的判断标准
2.有限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适应土地:土地的人性化管理
4.农时的制约——农民的适应与调整
生产链的延续——农民的基本考量
1.种植对于养殖——饲料的提供
2.养殖对于种植——畜力的提供
3.完整的生产链
祈雨:望天乞水的仪式
1.龙王庙——当地唯一供奉神灵的场所
2.祈雨仪式——权力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