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市场影响下的农民行动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5623字
所属图书:
生计过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1.117-137
侯婧
摘要:
作为一个社会制度的市场,具有两个基本的含义。其一是指商品或货物交换的“场所”,也就是交换的地点或地域。其二是指商品或货物交换的“规则”,这里的“规则”包括价格的形成机制、商品或货物的供求关系、交换的程序及原则、使交换得以进行的相关制度;“规则”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社会、文化因素。其实,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之前,农民的市场就属于博兰尼笔下的地区市场或布罗代尔眼中的第一种交换。在这一阶段,农民的市场属于地方性市场,符合市场的“场所”和“规则”的统一性。农民市场的场所是确定的、在地的,农民市场的交换规则就来自农民的“地方性知识”。然而随着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市场在“场所”意义上变得不确定,而在“规则”层面,农民也不能实现完全的参与。被动地卷入其中但是又不能完全参与的尴尬境地使得农民不得不承担市场带来的各种风险。市场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增加了其收入,但与此同时市场也带给农民较大的压力。
关键词:
市场
社会制度
农民行动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作为“社会人”:农民行动与社会资源
适应与调整的逻辑——面对自然的农民行动
人的城镇化中农民行动与选择
新型政商关系
国家、市场与农村妇女就业
对新郎和其他人的戏谑
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研究概述
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中国家、市场、社会责任之变迁
城市广场生产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基于甘肃省TS市某个案城市广场的实地调查分析
“民工荒”: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预警
文章目录
日益增长的现金需要——农民生计行动的根本“动力”
1.消费与收入——农民试图实现的均衡
2.“欲望消费”向“需求消费”的转变
3.村庄中的小贩
4.品牌意识——时尚的村民
追求市场利润过程中的农民付出
1.市场波动——自然风险外的另一风险
2.偏远地区——较高的交易成本
3.种菜的经历——农民的“卖难”
市场因素渗入后农民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1.不再种植小麦——经济的选择
2.经济作物与外出打工——“退却”方案
从被动到主动——农民对政府介入的反应
1.甜菜的种植——响应政府的号召
2.农民的主动——自我利益的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