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康德的“外在自由说”与华人社会的发展
作者:
杨祖汉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720字
所属图书:
公平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2.171-18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
由德性所要求的摆脱一切感性欲求、私利想法,而自作主宰的超越的自由,必须辅以承认、尊重其他人的抉择的自由的法权义务,才可以达成其目的;则此二者虽然有内在与外在自由之不同,即德性义务与法权义务之不同,但因都以自由作为原则,应该可以相通。从此义上说,这两种自由的不同,便不必如牟先生以自我坎陷来表示。坎陷有自我否定之意,而从内在的自由转为外在的自由,并非自我坎陷。而从抉择的自由上通于超越的自由,应该是很顺当的,故康德此外在自由说,可以作为使内圣通外王的线索或中介。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华人社会
外在自由
法权义务
作者简介:
杨祖汉:
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相关报告
公平的尺度:试论中华性与华人社会的共赢发展
在新加坡务工的中国人的流动的家
新马地区华侨华人文化传承现状调查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建设
进一步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策略建议
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知需求调查研究(2022)
“以侨为桥”传播中华文化: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目录
·
上齐与下齐
·
戴震反宋儒所说的理,其反对并不能成立
·
“外在自由”说可补充重德的中华文化
·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