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作者:
周晓虹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24785字
所属图书: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36年费孝通在吴江开弦弓村进行的江村调查及在此基础上写成的《江村经济》一书,不仅实现了现代人类学对"文野之别"的历史跨越,也切实推进了社会学、人类学及整个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进程。事实上,无论是对"文野之别"的跨越,还是对社会科学中国化的推动,都与费孝通晚年倡导但青年时代即逐渐养成的"文化自觉"意识休戚相关:就前者而言,成功地实现对自己生存其间的文明社会的洞悉,既有赖于对与汉民族相对应的其他弱小民族的实地考察,更有赖于对来自西方的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的把握,这两者使得研究者能够相对抽身于自己生存其间的文化,将自己熟悉的场景置于客体的位置;而就后者而言,正是因为研究者对自已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他才能够自觉地站在主位立场,借用源自西方但研究者又深知其局限的理论,恰如其分地解释自己的社会。换言之,文化自觉保证了研究者从事研究时"进得来"和"出得去",也赋予了他们在不同文化场景中相互切换,以"他山之石"雕琢中国之"玉"的学术潜能。
关键词:

文化自觉费孝通江村调查

作者简介:

周晓虹:1957年生于杭州。曾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出版《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1998)、《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2002)、《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研究》(2012/英文版2016)、《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2015/英文版2020)、《重建中国社会学》(主编)(2021/英文版2022)、《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2024)、《社会心理学家是一种生活方式》(2024)及“社会心理学系列”五种(2022年起陆续出版)。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宝钢教师奖特等奖,2009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015年入选“江苏社科名家”,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文章目录
·触摸江村:缘起与发现
·文化自觉,或如何跨越“文野之别”
·“出得来”与“进得去”:“陌生化”与“他者化”的辩证统一
·从江村走向中国
·社区研究:探寻社会科学中国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