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村改居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的状况与问题

作者:
赵定东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0808字
所属图书:
村改居:城镇化与居民需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城镇化是指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央倡导“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和谐发展”的发展模式并在2014年3月16日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指导。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方式首先发生重大变化。可是,谈及城镇化建设时,不论就实践工作还是理论探讨来说,认知上都存在忽视农民生活方式变迁本质的问题。我们对长三角区域50余个村的调查,特别是对浙江省嘉兴市、温州市、安吉市,杭州市余杭区、富阳区、萧山区,江苏省常州市、太仓市、盐城市建湖县近湖镇和张家港市永联镇,以及上海的宝山区和嘉定区等地的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么,农民的生活方式变革为什么不明显,甚至有些农民排斥城镇生活呢?这种不变何以影响“人的城镇化”目标的实现?是政策推力、乡愁抑或城市性缺场?本章主要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揭示就地城镇化中农民生活方式变革的利益影响因素。
关键词:

村改居消费方式生活习惯职业素养居民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赵定东:湖北当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理事、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健康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硕士点导师。加拿大萨斯凯彻温大学、韩国加耶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十三五”学科组专家、浙江省城乡社区治理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曾从军10年,先后立功多次,荣获浙江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和浙江省万名好党员称号。进入学界超过18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基层治理和社会政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5个,省部级项目10余个,地方政府委托项目50余个,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CSSCI33篇,出版专著9部(含合著)。多项成果荣获省部级奖项。

文章目录
·生活方式研究的缘起及其理论和实践问题
村改居居民职业素养转变与其生活方式转型问题
  • 1.参与职业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太强
  • 2.对地方政府主办的职业培训期待感表现不一,但整体强烈
  • 3.村改居居民职业素养还没有达到“人的城镇化”要求
村改居居民生活收入来源及消费方式转变与其生活方式市民化转型问题
  • 1.村改居居民生活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和非农化是实现其生活方式变革的基础
  • 2.村改居居民生活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和非农化正在成为现实
  • 3.家庭教育消费成为村改居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重要部分
村改居居民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转变问题
  • 1.村改居的产业结构是工农并重
  • 2.居民主要生活习惯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
  • 3.休闲方式朝个体化方向发展
  • 4.村改居居民居住方式变迁为其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部分的小结和讨论
  • 1.对政策推力的反叛是影响村改居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的主要外在动力
  • 2.乡愁的魅力构筑了城镇化居民生活方式不变的主要内在根源
  • 3.城市性缺场成为影响城镇化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