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当代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特点及变动
作者:
田丰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1948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9.38-56
谢寿光
李培林
摘要: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强调,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这一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工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阐明了产业工人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事实上,近现代以来,产业工人自身发展一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社会群体。
关键词:
工人阶级
产业工人
阶层变化
作者简介:
田丰:
相关报告
当代中国商业服务业人员的特点及发展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及其社会风险》绪论
历史归宿:新产业工人阶层在崛起
北京市高端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2017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状况分析报告
深圳市龙华区推动产业工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做法
劳动生产率差异: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逻辑起点(1978~2017)
新时代背景下非公企业产业工人技能养成体系状况——来自宁波市江北工业区的案例研究
2022年广州产业工人工作与生活状况研究报告
工人阶级与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文章目录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工人的变动特点
(一)产业工人规模变化的三个阶段
(二)产业工人的结构性变化
(三)产业工人的社会性变化
近十来年产业工人的主要变化
(一)产业工人的基本构成特征
(二)产业工人的收入和消费
(三)产业工人的教育、技能、劳动合同
(四)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和主观社会阶层认同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